四两拨千斤,消费优惠券撬动国内需求的潜力
目前,全国消费者优惠券总量已超过300亿元,没收优惠券、防晒优惠券、使用优惠券已成为一种趋势。消费券在刺激消费、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,也出现了"收羊毛"和"假消费"的现象。专家认为,有关部门应拓宽思路,加强调控措施,实现对消费券流动的全过程监管;地方政府应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,准确发放消费者券,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实现准确的救济。
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增强居民消费信心,激活消费市场潜力,自今年3月以来,全国大规模发行消费券已成为一种趋势。今天消费者优惠券的发行效果如何?问题是什么?需要改进什么?经济日报"的一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。
杠杆作用显而易见。
从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,消费者优惠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活力。目前,全国各地发行的消费券总额已超过300亿元。
一方面,各地发行的消费券涉及广泛的行业,包括旅游、健身等具有较大需求和收入弹性的消费,以及日常消费,如饮食、服装等。
另一方面,各地发行的优惠券总额屡创新高,其中浙江、湖北、江苏、北京等地向社会发行了一亿元以上的消费券。
此外,自7月份以来,发行主体也不断增多,支付宝、微信支付、美团等平台联系起来的银行、企业、企业加大了消费优惠券的发行力度,达100亿元以上。
从实施效果看,发放消费者优惠券对刺激消费的作用是明显的,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券的杠杆效应上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表示,每一元政府补贴可导致3.5元至5.8元的新消费,杠杆效应超过3.5倍。
来自世界各地的估计显示出更大的杠杆作用。例如,截至8月中旬,山西省9个城市已经发行了1.98亿元政府电子消费优惠券,实际注销金额为1.35亿元,拉动效果是11亿元的8倍。在福建省,今年上半年通过支付宝发放了消费者优惠券。全省财政资金投入1.83亿元,消费27.9亿元,杠杆率为15.2倍。截至7月中旬,江苏政府共发放消费券27.1亿元,消费近300亿元。